最新播报

寻访地道战遗迹:抗战影视拍摄地火了 真实的遗迹却在凋零

  2011/2/10 22:11:55

当年为拍影片而根据杨成武将军文章布置的碾子工事,如今这些影片“道具”却成了冉庄向参观者呈现的“历史”遗迹

  当年为拍影片而根据杨成武将军文章布置的碾子工事,如今这些影片“道具”却成了冉庄向参观者呈现的“历史”遗迹。

  时下影视作品中,常见表现冀中抗日的情景,然而记者冀中寻访抗战遗迹,发现大多遗迹已泯灭无痕,尚存不多的遗迹也大都没有得到有效保护,一任风吹雨打。

 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,我们尚有一些抗战遗迹可以纪念,也还有一些亲历者的讲述可以聆听,但亲历者已越来越老,抗战遗迹也在逐渐消失,如果不加强对抗战遗迹的保护,再过上十年二十年,我们是不是只能在图书馆、电影院、电视机里寻找抗战英雄传奇了?!

  中广网北京8月30日消息记者近日走访了冀中平原的石家庄、保定、沧州、衡水四市,抗战中这里是我党领导的冀中抗日根据地。但记者实地寻访发现,冀中大部分地方的抗战遗迹已经很难找到,目前尚存的也大都处在自生自灭状态。

  电影《地道战》原型地无人知晓

  正定县高平村是影片《地道战》故事的取材地,当年15公里地道目前仅存300米,村党支部副书记周三连说:“这么多年没人给地道保护投过钱,清苑县冉庄打着电影《地道战》的牌子成了旅游点,高平这个电影原型地却没多少人知道,我们也想把地道保护好,但村集体没钱,再过几年这300米地道也保存不下来了。”

  艺术作品永远代替不了历史真实

  河北省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赵胜军认为,抗战影视作品广为传播,对宣传抗战功不可没,但真实的历史遗迹却少人问津,时间一长,历史真实就距人们越来越远了。目前,一些地方为了吸引旅游者,将影视故事在现实中“重现”,这更不利于人们了解真实的历史。

  影片《地道战》观众超过18亿人次,上万公里地道里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,有多少人能知晓呢?据不完全统计,抗战中冀中挖成地道总长达1.25万公里,记者只在清苑冉庄和正定高平两个村庄找到尚存的地道,加起来不过3公里多。地道战是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展开的,地道中的血和泪在影片中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。在定州市北疃村,1942年日军曾在地道里毒杀我抗日军民近千人。

  冉庄是冀中唯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抗战遗址,尚存地道长3公里,是冀中保存抗战遗迹最好的地方,因为这一条件成了影片《地道战》的主要拍摄地。当年为拍影片,剧组根据杨成武将军的文章布置了一些设施,如碾子工事,如今这些影片“道具”却成了冉庄向参观者呈现的“历史”遗迹。近年这里还增设了“野外战场景区”,建起影片《地道战》中“山田”被活捉的砖窑。冀中地道战历史,冉庄地道战历史,影片《地道战》故事,这些都纠缠在现实的冉庄之中,真真假假,几乎让人难以分辨。

  谁来为真实的历史建碑立传

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目前翻拍的一批抗战影视作品,动辄投资都要数百万元,甚至上千万元,但对于真实的历史遗迹,却无人愿意出资保护。

正定县高平村曾参加过地道战的83岁老民兵周新宅

  这是6月7日拍摄的正定县高平村曾参加过地道战的83岁老民兵周新宅。高平村当年有地道30多公里,有“地上一个高平村,地下一个高平村”之称。高平村1945年5月4日利用地道抗击日军,那场战斗民兵牺牲4人,打死打伤日伪军59人,照片中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即为纪念牺牲的民兵所建。这场地道战成了196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创作电影《地道战》时,片中一场村落地道战的主要素材。